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楚廷】关于实践观的种种问题

实践一词在中国社会里是高频率出现的。可是,我们对于什么是实践、什么不是实践真的弄明白了吗?我们对于什么人在实践、什么人在实践些什么弄明白了吗?19491978年的30年比19782008年的30年喊实践的频率更高,喊得更厉害,为什么19491978年的30年的“实践”让中国经历了重大曲折?这两个现象之间没有联系吗?问题还远不只有这些。现就几个基本问题作初步的讨论。

一 实践只是物质活动吗

《哲学大辞典》对实践是这样界说的:实践即“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1]1104。这可能是对实践是什么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界说。

按照这一说法,拿镰刀割禾当然是实践,做木工活、做钳工活肯定也是实践,建房子、修桥梁、开矿山、打油井等等亦必是实践了。然而,教师做的活基本上不是物质活动,那算不算实践?从第1卷到第3卷花了30多年时间才出版的《资本论》成就出来算不算实践?欧几里德贡献的是一部《几何原本》,他实践吗?作家写小说算实践吗?还有众多的行业的众多的人们并不从事物质活动,他们实践着吗?

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思想家早已看到,剩余劳动创造的休闲实际上是创造了人们更多地从事精神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如果实践只是物质活动,那岂不是说人们在创造更多不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吗?

如今,社会已经发展到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在一些发达国家,这已是事实),也就是说,人们大量从事的是创造知识、增长信息的活动,而非物质活动。如果实践只是物质活动,那岂不是说如今社会已经在向一个不实践的时代发展吗?

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是人类大踏步的前进,是前进到更充分地运用大脑的伟大历程。人的手足很神奇,但是更神奇的是人的大脑,人的精神,没有后者,仅靠手足,人类不可能有今天,甚至不可能走进文明时代。人类更神奇、更伟大的表现或实践在于它创造了一个文化世界、意义世界、精神世界。

今日之发达国家,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只占其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二,并且,这百分之一、二的人也大量依靠的是知识与信息,单靠手足能够创造那么高的生产力吗?

人的精神活动以不同形式依托于一定的物质,但不依赖于物质。不能把依托于一定物质的精神活动也叫做物质活动吧?任何物质活动也依托甚至依赖精神活动,能不能把物质活动都叫做精神活动呢?两者之间的基本区别并不是很难弄清楚的。

人类社会的活动不断扩大到脑功能的发挥上,扩大到精神领域来,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物质财富随之更快增长。

知识分子是从事精神活动的,虽然与物质有关,但其活动本身并非物质的。在文明进步的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国由1949年的200万知识分子,到现在已是千万知识分子,也就是说,主要从事精神活动的人大幅增加,并且还将继续增加,难道可以说是不实践的人在大幅增长吗?

将实践只视为物质活动,还只视为感性的物质活动,让我们提出的问题实在是多,实际上,问题并不是因提出才有的,而是这种界说本身所包含的,我们只是揭示出来而已。

二 人间只有物质劳动吗

劳动是什么呢?流行的哲学是这样解说的:劳动即“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又一解说则称劳动是“人类凭借工具改造自然物的、使之适合自己需要”[1]742的活动。

关于实践、关于劳动的前述界说来自同一部书。在这部书里,说实践是物质活动,又说劳动是实践活动,且是借用工具改造自然物的活动,这就把劳动明显地视为物质活动了。这种哲学也确实是只视劳动为物质活动的,它进一步解释道:“在劳动过程中,人通过劳动资料(工具)作用于自然,改变着自然物的存在形态。”[1]742把种子播在地里让它长成禾苗,把成块状的木头变成桌椅板凳,把钢筋水泥变成一座座建筑物,改变了自然物的存在形态,这就是劳动,这些新的存在形态大约就是劳动产品。

孔子、老子、庄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是不是劳动着的?按照我们这里的哲学,他们都不是拿着工具作用于自然物的,他们是劳动着的吗?劳动有禾苗、桌椅板凳、建筑物等产品,《论语》、《理想国》、《形而上学》、《小逻辑》、《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算不算劳动产品?无数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诗人,无数不以自然物为作用对象的知识分子是劳动的吗?

作曲家创作一首乐曲,歌唱家演唱一首歌曲,画家画出一幅画来,……这些非物质活动算不算劳动?聂耳、冼海星、齐白石劳动不劳动?

丘成桐花五年的功夫证明卡拉比猜想,有的数学家花10年、20年的时间就解决一个难道,还有一代一代的数学家前赴后继,用百年、数百年的时间去解决一个问题,诸如哥德巴赫问题、费尔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延续千年以上,如此艰辛的过程,都不是劳动?这些问题本身并不来自物质活动,去解决这些问题的人们也不是去作用于自然物,更没有去改变自然物的存在形态,他们的活动还叫做劳动吗?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类的劳动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2]104。有“精神生产”[2]72和物质生产,“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那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2]72。然而,中国流行的某种哲学将劳动只限定于物质劳动,从而否定了作为劳动的精神劳动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这种分工之中正包含有“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2]99。他们不仅恰当地区分了这两种劳动,而且认为是一种分工,一种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物质劳动的产品是稻米、桌椅、房屋、桥梁、电冰箱,精神劳动的产品是观念、思想、理论、定律、方法论,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是不同劳动之间的差别,而不是劳动与非劳动的差别;是不同生产之间的差别,而不是生产与非生产的差别,也不是实践与非实践的差别。

事实上,人的物质活动中一般都有精神活动,今日人类的活动尤其是如此了,我们几乎看不到纯物质活动。如果仅仅只是纯物质活动,那么,动物界也有,鸟儿造窝,蜜蜂筑房,蜘蛛织网,这是可以常常见到的物质活动。人类真正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是其精神劳动以及在物质活动中也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人类的物质劳动其所以叫做劳动,就因为在人的这种活动中必含有精神活动,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动物有物质活动,却没有物质劳动。否定了精神劳动意味着什么呢?这个答案还不明白吗?若人只有物质活动,那么“人世间”与“动物界”将没有区别。

三 关于“劳动创造人”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这些常见于经典教科书的一些命题,也出现在关于实践、关于劳动的同一类流行说法之中。因而,这里的劳动显然也是指物质劳动。这些命题把劳动的地位提到了至高的地位,却只是把物质劳动提到了无上的地位。因而,它并没有提高人的劳动的地位。

按照流行哲学所言之劳动,那么,“劳动创造世界”指的也就是创造了一个物质世界。然而,人类更是创造了一个精神世界。如果人类没有创造出一个精神世界来,没有创造出一个文化世界来,我们这个星球不就跟恐龙时代(中生代)没有多大不同了吗?

这个精神世界不只是由意识、思想构成的。那一座座建筑物中也包含着人类精神,还有那桥梁、那铁塔、那长城、那都江堰、……都只是一些纯物质形态的东西吗?

只有当我们所说的劳动不限于物质活动时,才能说劳动创造了世界。700万年以前,人类尚未出现,那时也有一个世界,那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吗?今日所说之“劳动创造世界”实指今日之世界,尤其是包含了文化、思想、观念等等的精神世界。否则,“劳动创造世界”的命题怎能成立?

“劳动创造人”这个说法更经不起推敲。劳动本身是谁创造的?称得上劳动的活动是人创造的,人创造了劳动;人不断地创造着越来越高级的劳动。当然,人也在劳动中发展着自己、创造着自己,然而,这实质上是人自己创造自己,人凭借各种各样的劳动创造着自己。人在创造语言的伟大活动中创造自己,人在创造文字的伟大劳动中创造着自己,人在创造出无数财富(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中创造着自己。劳动若只是物质劳动、只创造物质,便不可能充分发展自己、创造自己。人在创造了辩证法的过程中让自己更加充满智慧,人在创造了传统伦理的过程中让自己成为有理智的生命,人用自己的理想、追求、执着、向往创造了自己。

“劳动创造人”只有在劳动既包括物质劳动,尤其要包括精神劳动时才是有意义的。然而,更优先、更基础因而更重要的命题是:“人创造了劳动”。

人在创造劳动中创造自己,人通过劳动创造自己,人自己创造自己。人能够创造更高大的自己,这是人的真正神秘和伟大之处。并且,人不只是通过劳动,还通过广泛的心理和生理活动来创造自己,例如内省、修养、自制以及各类艺术、体育活动来完善自己,创造自己。以体育、艺术为职业者,这些活动也是劳动,但对一般人则只是完善自身的活动而已。

因此,我们看到,“劳动创造了人”这个话有两方面的缺陷,一是它忽略了更重要的前提:“人创造了劳动”;二是人在创造自己时,劳动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劳动并非唯一起作用的因素。

“人创造了劳动”,“劳动创造了世界”,这两个命题如果都成立的话,那么,“人创造了世界”的命题也成立。然而,对“世界”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说明。

700万年以前的世界不是人创造的,正是这个世界孕育出了人,创造了人,这是大自然的伟大。今天的人们都不应当忘了感恩这个大自然。

有了人之后,世界发生了变化,被大自然孕育出来的人赋予大自然本身以许多独特的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改变了世界,或者说,创造了一个新世界。这一切都在于,意识随着人一起来到这个地球上,从而,构造了一个文化的世界、意义的世界和新的物质世界,一个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新世界。

因而,比较确切地说,是人创造了新世界,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人所创造的这个新世界又创造了人。但实质上是人凭借世界这个舞台而创造着自己,或者仍然归结到:人创造了人自己。

四 错误的概念派生的错误

由于精神活动被排斥在实践之外,精神劳动与生产被排斥在劳动与生产之外,由此,在中国语境下派生出了一系列错误。

对于知识分子被列为“臭老九”的荒唐我们不去叙论了。但关于知识分子(教师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的许多观念问题不是不值得再作一些分析的。

例如曾经说知识分子“三脱离”:脱离实践、脱离政治、脱离工农。以教师为例,他本不是从政而是从教的,所以像从政的人不从教一样,从教的人不从政是极正常的事,他本应脱离政治。这根本不是问题。

什么是政治呢?“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2]294。汉语词典对于政治的这种解说,中国和西方大体相同。显然,教师不是从事这类活动的,因而他必然脱离政治。从事内政、外交的是极少数人,其中不包括教师。

还有脱离工农的问题,现在大家都说(本应当这样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了,因而,总不能再说工人阶级的人们是脱离工人阶级的了吧。所谓脱离工农也是十分不科学的说法。

再说到脱离实践的问题。实践被流行的哲学视为物质活动,既然如此,在这种哲学观下,教师和知识分子们当然也就脱离实践了。知识分子是跟知识打交道的,是保存、传承、创造知识的人们,是从事精神活动的人们,他们没有生产粮食、棉花、钢筋、水泥,这就叫脱离实践了?从政的人们不也脱离这些活动吗?

“知识分子劳动化”是另一个错误口号。这个口号是以知识分子不劳动为前提的。然而,这个前提就是极其错误的。无数的一辈子辛勤劳动的教师们居然被视为是不劳动的。

“教育同劳动生产结合”的口号是以教育非劳动亦非生产的观念为前提的,然而,这个观念前提是错误的,教育是精神劳动、精神生产。只有不同类的活动才有所谓结合,教育既是劳动生产,再说与劳动生产结合,至少是概念上出了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是“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3],显然这句话是以教育非物质生产为前提的,这一观念前提是正确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把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结合”,这个说法才是科学的。马克思关于“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与中国的“教育同劳动生产结合”的观念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还应指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划分也是不恰当的。若实际地承认了脑力劳动的存在,那么,哲学辞典关于劳动、实践的解说就都是需要重新订正的了。

脑力劳动的更确切的说法是精神劳动,人们对于这种劳动所投入和付出的是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在此过程中,人要耗费巨大的体力,只是从外表似乎看不出。然而,人们可以从这种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及后果感觉得出,时至今日,科学已可以确切地测量出这种劳动所消耗的体力。一般来说,占人体约2%的脑的劳动所耗费的是全部耗氧量的20%

试问:有不耗费体力的劳动吗?如果没有,体力劳动一词与劳动一词就是同义的。

充其量我们可以将劳动划分为主要运用肢体(手、足、腰、肩、……)部位体力的劳动和主要运用脑部位体力的劳动,都是体力劳动,部位有所区别;并且需要立即加以补充说明的是:没有任何一种劳动是纯粹只运用肢体而不用脑的,却有只用脑而基本上不用肢体的劳动。进一步的补充则是:人类的劳动在朝着越来越多依靠脑部位体力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朝着人更可大有作为的关键方面发展。

还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分,实际上,也都是体力劳动,只不过后者是相对于前者更多运用脑部位体力的劳动,并不是说前者完全无需花费脑体力。

在中国传统术语中有劳心者与劳力者之分。实际上,劳心者亦劳力,劳力者也劳心;劳力者亦不可能不劳心,劳心者则釉劳心的形式而劳力。人是在人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促进社会发展的,在社会发展中,人又越来越偏向于劳心,在劳心劳力中人自身也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

关于消灭城乡差别的问题,最近30年的实践表明,前进的方向是城镇化,城镇人口数以亿计地增长,中国城市也由1978年的10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个。未来30年中国城镇人口将达到10亿,城市的数量与规模都将大大发展。但是,1976年以前走的是农村化的道路,与城镇化趋势背道而驰。

关于工农差别,近30年来,工人的队伍大量增加,许多农民也成了工人或农民工。在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只占2%,且这些人大体上都叫做农业工人了,他们的工作也大多是机械化、自动化的了。但是,1976年以前的中国走的是“上山下乡”的道路,都去当农民,“城里人也有两只手”,两只手被认为就只是拿来耕地犁田的。

至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的缩小,则更是在关于劳动的一系列错误观念下,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做法,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度低下。

五 实践、劳动与休闲

似乎关于实践与劳动的这些流行的解说的错误之所在十分明显,若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并不困难。然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明显的错误呢?为什么不想想其中的道理呢?尤其,直到现在,许多相关的错误也还没有被普遍意识到呢?为什么还有人对此熟视无睹呢?

实践的地位、劳动的地位被提升得很高很高。真理从实践中来,又为实践服务,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支配和决定了一切;至于劳动呢?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也决定了一切,可是实践与劳动都只是指物质活动。因而,这种哲学也只是把物质活动的地位提升得很高很高而已。

于是,关于劳动神圣、实践神圣的含义也不过是物质神圣而已。当这神和那圣的本义已经被曲解了的时候,它的神圣地位带来的后果与在它被确切理解的条件下的状况相比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一方面说劳动神圣,另一方面却又以劳动作为手段去进行迫害,大规模地进行所谓“劳教”、“劳改”,劳动变成了惩罚与羞辱人格的基本方式被普遍运用。“劳改”、“劳教”背后呈现的残忍与恐怖是对“劳动神圣”、“劳动光荣”的信条的一个莫大的讽刺。

一方面说劳动神圣,另一方面把许多辛勤劳动的教师和知识分子都贬为不劳动、不实践的人,使得整个社会从事精神劳动的人数急剧下降,大大削弱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将实践只视为物质活动,将劳动视为实践从而也只限于物质活动,这种观点不仅其本身是错误的,而且还导致了一系列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因而它也是十分有害的。与这些错误观念密切相关的是在休闲观念上的错误。仅仅用落后、不科学等来描述这些观念是不够的。

人类在最原始的状态下,很少有休闲,很少有精神劳动。但是,这种最原始的状态早已在改变之中,其改变的历史之悠久也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艺术必定先于语言,或者至少与它平行出现”[4]。语言是何时出现的呢?最早的文字在五六千年前,而口头的语言出现在数万年之前,也有研究表明出现在200万年以前。这就是说,艺术也有了千年、万年的历史,而人的艺术活动已非物质劳动,非物质劳动的历史亦千年万年。艺术活动或艺术实践存在的前提在于有了物质劳动之外的时间,权且称之为休闲,因而,艺术活动的前提是休闲的存在。

换句话说,人类的休闲越多,从事精神劳动的可能性越大,而当物质生产水平越高、物质劳动生产率越高,创造的休闲越多,创造的精神劳动的机会就越多,水平也越高。艺术活动悠久的历史表明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并存的历史悠久;艺术活动越来越丰富,既表明了休闲的作用也表明休闲对于人类进步的意义。

马克思早已说过,资本的伟大贡献之一就在于它“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5],实质上就是为发展人的精神活动与精神生产创造条件。人们不难想象,所有的精神产品,无论文学、史学、哲学、科学等那一个领域里的精神产品都无不是与休闲联系在一起的,哪个时代创造的休闲越多,哪个时代就可能产生越丰富灿烂的文化。

1976年以前,中国人还处在吃不饱肚子的状态,1978年之后,中国人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前进。此间,物质生产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休闲明显增加。至1995年就开始实行每周五日工作制,现在全年的休假天数达到了三分之一。1978年以来的30年,是中国人为自己创造了更多休闲的30年;也就是创造了更好更多地从事精神劳动的条件的30年。

除了农业生产人数的锐减之外,工人生产的状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到了20世纪50年代,从事制造和运送工作的人在发达国家依然占绝大多数。到1990年,它们已缩减到占劳动力的五分之一。到2010年,他们将不会超过十分之一。”[6]也就是说,人口的越来越大的比例转入精神生产领域,并带动起更高效率、更为繁荣的物质生产。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化消费(或精神消费)相对于物质消费的比重越来越高,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就是人类的进步与飞跃。

六 实践究竟是什么

我们比较充分地剖析了实践、劳动只是物质活动的这种不当的观点,但至此尚没正面地叙述我们的实践概念。

实践一词的字面解释就是很有意义的。实践即实际地践行、实行、履行或实施。践行具有相对的意义,它是对思想的践行,对预先的设想和设计的践行,对目标和承诺的履行等等。在英语里,实践即Practice,亦即实行,它还有练习的含义。汉语的语义表达显得更贴切。

鸟儿筑巢,蜜蜂造房,蜘蛛织网,它们做来也很精细,甚至令人感叹。然而,它们的这些活动叫做实践吗?它们与人类的实践的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在于人类的践行是在意识作用下发生的,这种相对于践行的意识就诸如有目标或有设计或有预想或有承诺(对他人或对自己的),人类的践行也就常常具有自觉、具有创造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实践才是人类特有的。人更可为自己的实践而感动。动物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样的事情,人类则在意识作用下做着千千万万不同的事情。

因而,我们把实践理解为人在其一定的意识的作用下的实行,亦称之为践行。

实践是一个相对概念,一定实践是相对于作用在其上的一定意识而言的。人的意识广泛作用于自己的践行,因而,实践也广泛地存在。尤其要指出的是,人类的许多精神践行活动也属于实践。

例如,人们经过长期酝酿、构思了一部著作的写作计划,随之进入具体的写作,这个写作即相对于其已有的构思(意识)的实行或践行,亦即实践。音乐家经过反复琢磨而谱一支曲,诗人经过体验、感受而写出一首诗,学生为学好微积分而做成百上千道习题,教师按准备好的教案进入课堂讲授,这都是在一定意识作用下的实行,都是相对的实践活动。

我们常说实践你的主张,实践你的理想,实践你的承诺,这都意味着实践相对于一定的意识(主张、理想、承诺等等)。这种实践或实行或实施,可能是物质活动,也可能是精神活动。

当某种思辨活动是在某种意识作用下进行时,这种思辨活动亦属实践,通过思辨来践行影响于其上的意识或意旨。所以,一定意识作用下的一定意识活动(如思辨)也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实践,后一意识活动即在践行前一意识,后者便是相对于前者的实践。实践总是相对存在着。离开了这种相对的背景便不能理解实践的真义。

我们常说人类的实践,以区别于动物的行为,而当说到具体的实践时,总是具体到人的,总要看是谁的实践,千千万万的人,是千千万万不同的实践。实践总是一定人在一定意识作用下的一定的践行。

通俗一点说,一定意识与一定践行的相对关系就是想与做的相对关系。不过,这里的“想”包括许多不同的意识活动,构想、预想、设想、理想、猜想等等;这里的“做”也包括许多不同的践行活动,收割、播种、铇铣、劈砍、写作、演讲、吟唱、撰文、发稿等等。

这里的“做”并不总是做在物质上的,这里的“做”并不总是只用手和足的。比如说,根据教案上课、根据写好的提纲演讲,上课、演讲也就是相对的“做”,用的却是口、喉,实际上主要是用脑;根据已有的构思去完成一部著作,后者也是践行,主要也是用脑去完成。

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把想与做连在一起,动物则不然。马克思说:人类的实践是“变革的实践”[2]59,正因为人的实践(即做)总是与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它是变革的,不断更新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46-47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是在比较之中把人类的实践或劳动的特征表述得非常深刻、非常清楚了。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实践的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人的实践并不都直接从肉体需要出发,人可以从自己的精神需要出发去进行实践;第二,人在实践中处处把自己内在的尺度(亦意识的、精神的尺度)作用于对象,乃至于运用美学的尺度;第三,人能选择任何一种尺度,因而,能自由地面对实践对象,从而人的实践是变革的创造的实践。

我们还要特别作两点说明。

我们把实践理解为人在一定意识作用下的一定行为(践行、实行等),并通俗地说成是想与做的相对之中的做,然而,第一,这里的“做”不一定是物质活动性质的,不一定是运用肢体进行的;第二,这里的“想”不一定只是指认识活动,也包括与认识有关但属于理想、追求、信仰、责任感一类的情意活动,包括广泛的意识活动,一定实践是相对于一定意识而不只是相对认识的。仅仅把实践与认识相对看待是片面的。因而,人的实践可以是在一定精神作用(不只是认识的作用)下的物质活动并产出物质产品,也可以是在一定精神作用(也不只是认识的作用)下的精神活动并产出精神产品。

一个人有了创作的冲动,便写出了一个创作提纲,“写出”即是相对于那个“冲动”的实践;有了这个提纲作为框架或设想,再进入逐字逐句的书写,“逐句的书写”即是相对于那个“设想”的实践;脱稿之后有了明确的出版愿望,再通过种种的操作过程完成出书的任务,这个“出书的操作”即是相对于那个“愿望”的实践。人们在一个一个意识作用下展开着一个一个的实践活动(精神的或物质的),不断地意识着,又不断地实践着,这就是人生的过程,这就是人。

相关的问题还有许多,待后再行讨论。

张楚廷,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参考文献】
[1]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78.
[4]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1[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32.
[6]于光远,马惠娣.劳动与休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原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1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