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景源】习近平的群众观

 

习近平始终强调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注意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历史观是世界观的核心,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一、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中,占首位的是群众观点。讲政治,离不开人民群众,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党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构成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无论是在革命的年代还是在改革的年代,人民群众都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他关于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的论述,既与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划清了界限,也与资产阶级的“人民主权论”划清了界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习近平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根本观点出发,把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愿望统一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作出了重要的发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

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指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有按照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请教,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既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共享革命、建设和改革成果的主体。习近平指出,共享理念的核心是人民主体论,它包括四层内涵,一是全民共享,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不是少数人享有。二是全面共享,全面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成果和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限度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四是渐进共享,共享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辩证过程。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而要使它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         做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

习近平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1](P24)毛泽东在解释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时说:“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与国民党的根本区别,也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2](P169)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立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基础上的。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从最初起,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而建立的,我们的一切奋斗、努力和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解放,这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光荣和使命。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仅仅是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2](P177)历史归根结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是来自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的。我们党在全国执政 60 年来,尽管经历过这样那样的曲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这使得我们党既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获得了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又使我们党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夺取胜利的无穷智慧。

3.         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在纪念建党 95 周年的讲话中强调,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人民赤胆忠心是习近平代表全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永远信任人民,永远忠于人民,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把这个立场一以贯之地落实和体现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党就无往而不胜。共产党人对人民赤胆忠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指出,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观点,我们党提出了群众路线,并把它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事实证明,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的一条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政治问题,说到底,是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习近平多次强调,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使党失去生命力,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先进性。他在谈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时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原因有很多条,其中重要一条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作风的实质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对“四风”问题,必须下大气力惩治。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60 年的实践证明,执政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命,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3](P329)

4.         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一个综合性范畴,它是由若干观点构成的体系。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评判者。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最高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以人民作为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把人民满意作为党的工作的根本标准,是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的条件。同样地,以人民满意作为判断标准,内在地包含着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都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理念为什么要以人民期盼为念?习近平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有这样的情怀。[3](P28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习近平的话表明,以人民期盼为念,以人民满意为标杆,直接与共产党的政治情怀和历史担当有关。他在谈到中央领导集体的理想信念时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的人,都应该能够豁得出去。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时,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我们都做不到,让谁去做?我们的一切都应该为了人民,没有自我,先公后私,克己奉公。我们最核心的这一层人,应该是具有献身精神的一批人。”[3](P338)正是人民的期盼和标杆作用转化为共产党人奋斗的动力。怎样把人民的期盼化为工作的动力?习近平例举了两位伟人的事例来表达了他的志向。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念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3](P355)1973 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到延安参观访问,看到当地群众贫困的生活情况,含着泪说:解放都这么多年了,延安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人民生活还这么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对此负有直接责任,今天要当众做自我批评。[3](P280)习近平以伟人为榜样,近年来他先后到十多个省、自治区视察,看望那里的乡亲,所到之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真贫、知真贫。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现在我们国家发展起来了,大多数群众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忘了农村还有不少穷乡亲。从个体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一个化理论为担当、化理论为情怀、化理论为方法的过程。

二、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人民主体论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也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两者是相互融通、不可分离的。上一节侧重讲习近平的人民主体论的历史观内涵,这一节我们重点分析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1.“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观

源于历史观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之中。习近平在 1990 5 月写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说,“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4](P208)这短短的几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唯物史观与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从群众史观出发,习近平深入地论述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他指出,我们党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实践一再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P421)如何理解后面这句话?首先,老百姓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我们要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他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5](P432)他在讲话中曾多次引用河南内乡县一座古县衙的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认为,共产党人的爱民情怀要高于封建时代的官吏。其次,在谈到权力的来源时,习近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权力无论大小,都是人民给的,也只能受命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人民把权力交给了我们,我们在使用权力的时候就要让人民放心。”[4](P29)他多次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他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发表讲话,语重心长地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的人,都应该能够豁得出去。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时,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我们都做不到,让谁去做?我们的一切都应该为了人民,没有自我,先公后私,克己奉公。我们最核心的这一层人,应该是具有献身精神的一批人。”[3](P338)最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人民。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党治国理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习近平强调指出,共产党人要始终与人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自觉地将群众观点化为宗旨、立场、标准

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2](P177)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群众》一文中,习近平详细地分析了确立宗旨对共产党人的重大意义。他通过美国学者费正清所提的问题,即国民党为什么会失去中国大陆这一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存在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在引述了黄炎培希望“中共诸君”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代统治者从艰苦创业到脱离群众的周期律的问题之后指出:“毛泽东同志高度概括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庄严而伟大的号召,并把它作为我党的唯一宗旨写进党章之中。”[4](P15)这一宗旨解释了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我们党从最初起,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而建立的,我们党的一切努力、斗争和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幸福,这正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光荣和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关键是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所谓群众立场就是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指出:“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就利益而言,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党再无自己的特殊利益。就地位而言,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也是由党群关系决定的。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少数人或个人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习近平指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6](P118)

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党必须始终践行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否一切为了人民、是否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成为检验党的工作的根本标准。共产党人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毛泽东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习近平向全党多次强调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他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本质要求。领导干部无论官当多大、权有多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且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越应该作出成绩,越应该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2](P426)他告诫领导干部要心存对群众的敬畏、手握党性的戒尺,“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干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古时候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就是要服务人民。”[1](P24)只有做到心中有民,关注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蛮干乱干的“政绩”、急功近利的“政绩”、不切实际的“政绩”,把求真务实落到实处。

3.实现宗旨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在为《摆脱贫困》一书所写的“跋”中说:“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在怎样做到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问题上,他牢记毛泽东的至理名言,坚持调查开局、调研开路,凡事眼睛向下,先当学生,不耻下问,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把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习近平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机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政绩观,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项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力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实现好人民的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为民办实事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具体地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现代文明成果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己任,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思想境界应该比封建士大夫高得多,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6](P527)2004 年春节前夕,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下联是“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横批是“求真务实”。这副对联反映出他对民众疾苦的关心和为民办实事的决心。

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把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抓落实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基层一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利于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2](P426)在宁德时,他提出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政策宣传下基层的“四下基层”要求。到福州后,他建立了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后来他又在浙江大力推行这项制度,全省各级普遍建立了领导下访的长效机制。他指出,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下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有益创举,一是从源头上减少了信访问题的产生;二是密切了干群关系,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面对面地开展群众工作,实打实地解决信访问题,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三是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利益。下访是深化调查研究的重要形式,他强调要把领导下访活动作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要使群众带着问题而来,怀着满意而归,真正把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6](P54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习近平说,党员干部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他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强调,现在我们国家发展起来了,大多数群众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忘了农村还有不少穷乡亲。“我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扶贫开发工作一直让习近平念兹在兹、夙夜牵挂,扶贫事业成为他人生历程中从未忘却的实践,“40 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他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一遍遍强调脱贫的意义。他在宁夏考察时表示:“全国还有五千多万贫困人口,到 2020 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零距离体察民生疾苦。在他看来,扶贫开发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福祉、国家长治久安。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

总之,在习近平那里,党性和人民性、宗旨和立场、目标和标准在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基础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他的重要贡献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化为党的立场、政治担当和个人的信念和境界。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习近平从我们党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着眼,突出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提出了人民主体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方法,把历史观、价值观和认识论、方法论统一起来。

1.         群众路线的基本问题

习近平指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必须学习和掌握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2](P425)

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是群众路线的基本问题,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功。早在宁德工作期间,他在谈到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时指出,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更重要的在于,党的方针和政策是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反映,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4](P13-14)很显然,领导工作,就是领导群众的工作。党是凭借路线、方针和政策来领导的,而所有这一切从根本上说是从群众中来的,而领导的过程是使之再回到群众中去。领导和群众不是简单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是双主体的关系,它们两者构成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的主体系统。领导和群众间的关系构成了群众路线的基本问题。习近平的贡献在于,指出了领导在与群众的矛盾中始终处于主要方面,这是我们党始终告诫党员干部要牢记群众路线的重要原因。他说:“在领导和群众的矛盾中,如果领导方面是错误的,群众方面是正确的,毫无疑问,领导是主要矛盾方面;如果群众方面是错误的,领导方面是正确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领导,在于领导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没有到位,在于领导的工作措施不适应于群众”。[6](P532)

群众观点是贯穿群众路线的核心观点。习近平认为,要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4](P17)他在回答“怎样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这个问题时,强调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四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则是贯穿其余三个方面的红线。一方面,做一个县委书记,首先需要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是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衡量一个县委书记当得怎么样,可以讲很多条,但主要看这一条。‘善莫大于作忠’”。[1](P2)另一方面,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心中有党就要自觉地增强党性,“共产党的党性集中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谈领导者的修养,第一条就是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这个观念没有树立起来,其他都无从谈起。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4](P43)他在另一处又说:“我们强调的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她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4](P83)总之,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核心。习近平认为,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2.         群众路线的认识论意义

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立场,也体现了党的根本的认识路线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社会认识论,是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的认识论。毛泽东指出:“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和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所以,他突出地强调群众路线的认识论意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简单地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P421)

习近平对群众路线中的群众观点和领导与群众关系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领导与群众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中,强调了领导在这一关系中的主导性以及人民群众在这一关系中的根本性和基础性,把个体的或领导者的实践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实践之中,把领导者和领导机关的认识和情感与人民群众的认识和情感统一起来。群众路线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习近平在谈到群众路线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时,总是把这两者统一起来。一方面,他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群众出发而又要以群众为归宿,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和落脚点;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到基层第一线去,向群众的实践请教,向人民寻求真理。在习近平那里,认识来源于群众与认识来源于实践是统一的,一切从群众出发与一切从实际出发也是统一的。2004 年初,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讲话中强调要求真务实,习近平以“求真务实”为内容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求客观真理之真”,下联是“务执政为民之实”,横批是“求真务实”。这副对联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他在一次讲话中从四个方面阐明了落实“求真务实”的本质内涵,即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正确认识国情和省情,按照国情和省情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是坚持求真务实的体制保证。在这四条中,第一条讲的是价值观,第二、三条讲的是真理观,第四条则是把价值观与真理观统一的成果升华为程序、制度和体制,目的是保证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奠定在真理和规律追求的基础上。

习近平关于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本质关系的论述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谈到“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时说:“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也是其价值观和认识论。人民群众既是最基本的实践主体,也是最基本的价值主体和认识主体。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关于价值观与真理观相统一的原则。毛泽东在谈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时说:“归根到底就是群众路线四个字。”主张把群众路线作为本质内容纳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既然是唯物史观的根本点,它也必然是实事求是的根本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实行群众路线都是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全面地论述了实事求是同群众路线的本质联系,他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相辅相成、在本质要求上完全统一的。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一方面,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通过‘从群众中来’才能实现。人民的伟大实践是认识的真正源泉。只有切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又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造世界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根本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必须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群众中去实践和验证,使正确的意见和真理性认识为群众所掌握,成为群众实践的思想武器,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所有这些说明,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我们要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这样,我们的工作,党和人民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7]这些论述是对党的思想路线本质内涵的重要拓展,从方法论的层面把历史观、价值观和认识论统一起来了。

3.         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把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融合为一的基础和桥梁。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共产党人手中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共产党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调查研究既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性环节,也是落实群众路线的基础性环节,因而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枢轴。

习近平指出,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1](P7)共产党和老百姓是休戚与共、共存共荣的关系,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必须紧紧抓住调查研究这个环节,打通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通道。他说:“调查研究是主观和客观结合的纽带,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决策之要,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千古名句,讲的都是这个道理。”[6](P556)习近平是如何理解问计于民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决策之要的呢?

首先,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习近平说:“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6](P530)他认为,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的过程,“无论是制定决策、还是实施决策,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实际情况,总结基层经验,为作出正确决策创造条件,为检查决策的偏差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供第一手材料”。[6](P533)基于此,他多次强调,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在正定工作时,他跑遍了所有的村;在宁德工作时,他到任 3 个月就走遍了 9 个县,后来又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到任浙江后,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 90 个县市区;在上海仅 7 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市 19 个区县;到中央工作后,他的足迹遍及 31 个省区市。习近平在总结自己从事调查研究的体会时说:“学会搞调查研究非常重要。领导干部要身入心入,不要蜻蜓点水,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全面分析情况,见一斑而窥全豹,不要盲人摸象;要轻车简从,不要虚张声势,造成扰民现象。调查研究多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我们的认识就会产生飞跃,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6](P534)正是调查研究为他指导工作和制定政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其次,调查研究是成事之道。执政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命、关系人心向背。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主要环节。”调查研究对于转变作风的基础性有两层含义。第一,调查研究是发扬党的求真务实的作风的有效载体,干部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只有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第二,调查研究是以人民主体论为核心的三个环节和过程的统一,即它是认识国情的基本途径,是认识和把握事物规律的根本路径,是找到政策与实际结合点的主要方法。习近平在总结在浙江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的经验和体会时说:“几年下来,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也跑深了与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切感情,并在实践中逐渐跑透了浙江的省情市情县情。”[6](P3)跑遍、跑深和跑透是相互联系的,跑遍是基础,跑深跑透是对跑遍的理性升华,是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基于这样的调查研究经历,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成败也在人民的历史结论。

最后,调查研究是决策之要。调查研究的过程是科学决策的过程,习近平突出强调要把调查研究贯穿科学决策全过程。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中心环节,陈云指出:“重要的是要把实际看完全,把情况弄清楚,其次是决定政策,解决问题。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只要弄清了情况,不难决定政策。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这样决定的政策,才有基础。”用毛泽东的话说:“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习近平指出:“正确的决策,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堆人,不作调查研究,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就能产生的,它要在人民群众改革发展的实际中才能产生。我们担负领导工作的干部,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同真正明了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沟通讨论,通过‘交换、比较、反复’,取得真实可信、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6](P535)习近平把调查研究作为群众路线的基础性环节的见解是十分深刻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论党性修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6]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7]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7.

(原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 年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