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孙伟平】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应在推进理论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本版今天刊发的3篇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管理哲学等角度,对如何推进哲学创新进行了探讨。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构建新的发展形态,进一步发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作用。

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已具备坚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前人没有走过,包含着一系列重大的实践创新,为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研究,提出和构建了实践唯物主义生活哲学价值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管理哲学发展哲学等众多新的哲学理念和哲学形态。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取得许多实质性进步,如重新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体性原则,借助科技革命的新成就深化了认识论的研究,等等。这些新的进展,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前提。

把握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主要着力点

从哲学的高度思考和概括时代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成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开始向信息时代迈进。以数字化、虚拟化等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网络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结构和人的思想观念。例如,现代科技革命成就已超越了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世界图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很难归入意识范畴,这就打破了物质和意识的截然二分;人机互动、人工智能等的进展,推动哲学的意识观悄然发生改变;全球分工协作的新发展,虚拟实践形式的出现,导致人类的活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传统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崛起,导致了知识经济的迅速扩张;等等。这一系列新现象、新问题、新成果,都需要我们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思考和概括。

进一步总结和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哲学内涵。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哲学形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

改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当代中国正处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华民族正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因此,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需要我们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进一步加强对如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哲学思考,而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提出的个别思想和观点。与此同时,应注重表达方式和风格的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汉语。这需要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有机结合起来,以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为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文字来表达相关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概念。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标准。生活实践是哲学理论的源泉,是哲学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同时,具体的、历史的生活实践也是检验一切哲学理论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20世纪70年代末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就在于,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任何观念、理论和方法都不能逃避生活实践的反复检验。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过程中,也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各种新的哲学思想、观念和方法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考量,符合这一实践要求的就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不符合的就坚决摒弃。

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有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又不能急功近利、盲目冒进。从现实情况来说,尤其应该大力提倡和弘扬求真务实、不慕虚名、沉潜反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作风。

(来源:人民日报。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