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崔唯航】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反省与前瞻

纵观新世纪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成为了一个响亮的主题。在阐发马克思哲学当代意义的基础上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纲领性问题。不同之处在于通达这一问题的路径不同,方法不同,重点不同。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如存在论、价值论等;二是新出现或虽然存在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等。

一、存在论研究的复兴与挑战

新世纪以来,存在论研究呈现出复兴之势。一些学者对存在论概念及其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历史内涵和逻辑线索予以了系统清理和把握。另一些学者则集中研究了马克思存在论思想的方法论及其思维方式问题,认为马克思哲学实现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完成了对旧本体论的摧毁,进而为现代本体论的重建提供了方法论启示。还有一些学者把存在论与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精神及其当代意义问题结合起来予以研究,认为必须从存在论入手来澄清和彰显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及其当代意义。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本体论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但同时认为“存在论研究要有一个限度”的质疑之声也此起彼伏。它们认为马克思哲学只在分析和解决现实课题的活动中实现自己。因此,无视马克思“使哲学变成现实”的基本品格,一味强调通过本体的置换来证明马克思哲学性质的研究方式本身并没有跳出思辨哲学的基础,其思维方式乃是“离开实践的思维”,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遮蔽了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本质。应当说,这一挑战颇具根本意义,值得存在论的研究者为之深思。

二、价值论研究的深化与自觉

新世纪以来价值论研究开始把关注的目光“向内转”,对自己的学科特性本身进行反思,认为价值与事实相比具有“异质性”,必须建构一套与这一“异质性”相适合的方法论,而方法论的背后乃是思维方式。一些学者深入到思维方式的层面,提出了价值思维问题。价值思维要求从知识论维度转向价值论维度;从对象、客体、物的维度转向实践、主体、人的维度。这一转向引发了哲学的价值论转向。它意味着哲学视野的改变,即把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价值生活置于哲学思考的核心,从价值维度出发来重新审视和构造哲学。目前来看,哲学价值论转向的方向已经明确,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如何贯彻价值论维度,实现哲学观和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按照事实与价值对立统一的思路,实现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的有机结合,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拓展与反思

新世纪以来,学界认识到要完成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这一任务,必须吸收各种理论资源,并开展创造性对话。在此背景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空前进展。就研究对象而言,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外,还囊括了新兴起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晚期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以及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等思潮。研究重点从20世纪70年代之前转向了70年代之后。就研究力量而言,不仅在人员数量上得到了很大增强,而且在力量的整合上呈现出新趋势,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研究群体。就研究成果而言,呈现出多样化、系统化的趋势:研究的进展不是单向度的线性发展,而是多向度的立体推进,既有宏观视域下的整体把握,大胆假设,又有微观层面的具体剖析,小心求证。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正方兴未艾,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问题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研究成果中解读性的论著偏多,富有创造性的论著偏少;研究领域拓展过快,深度挖掘不够,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抢山头、插大旗的“圈地”现象。这些问题影响着研究的深化,前进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四、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纠缠”与“张力”

以《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发表的《被边缘化还是自我放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对话》一文为标志,学界掀起了一场有关学术性与现实性问题的讨论。表面看来,它针对的是研究倾向和理论诉求问题,但实际上它所关注的则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精神问题。这一讨论的缘起在于“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术性的坚守者看来,由于“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政治与生活)的距离太近,以至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和基本的学术品位,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路在于拉开与现实的距离。在坚守现实性的学者看来,学术性的诉求只能作为一种策略,如果作为一种目标,则是有害的。因为对学术性的过分追求,将导向形式主义的泥潭。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能离现实太远。学术性与现实性的问题可以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这一关系又可以一言以蔽之:过犹不及。过近,将使其丧失学术品位,陷入非哲学化的陷阱;过远,则难逃形式主义的覆辙。因此,必须在二者之间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

五、问题与展望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就总体而言,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些亟待加强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史论分离问题;解释限度问题;学科壁垒问题。问题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阻碍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则指引发展的方向。因此,基于对问题的认识,我们对其走向也有一个初步的预期。第一,创新将继续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旋律。第二,基础理论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三,个性化发展趋势将日益凸显。第四,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对话的基础上整合理论资源,将成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重要途径。

 

(摘自《哲学动态》2006年第10期,原题为《形态、问题与路径: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反省与前瞻》。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