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韩庆祥】走向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从总体上并没有完全达到时代与当代中国实践所要求的水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有责任冷静思考其中所蕴涵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本路径及其贡献与局限

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是不可全盘抹杀的。但它具有四大缺陷:一是没有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排斥其他哲学遗产;三是缺乏时代精神与现实关切;四是缺乏自我批判、自我超越向度。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缺陷,我国哲学界开始反叛与超越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体系,力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其中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四种相应的基本路径:一是“文本解读”;二是“比较研究”;三是“实践解读”;四是“基础研究”。这四种路径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某种探索,并且都为这种创新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因而彼此是不可替代的。文本解读力求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强调学术性;比较研究力求通过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的其他哲学遗产的研究,来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超越性;实践解读的重要意义在于努力回归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使哲学为时代立言,并以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注重现实性;基础研究努力通过对哲学基础理论或元哲学的重新理解,突破传统的误解,注重思想性。

反思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现四大路径共有两大局限:(1)各自有局限且整合显得不够:“文本解读”学术性有余但超越性、现实性、思想性不足;“比较研究”超越性、思想性有余但文本解读、现实关切不足;“实践解读”现实性、思想性有余但文本解读不足;“基础研究”思想性、超越性有余但文本解读、现实关切不足。(2)在现实研究上,对当代“中国问题”缺乏准确而又有深度的哲学阐明;在对当代“中国实践”的哲学理性分析、批判、建设和引领方面往往“不在场”;没有为“迷失方向的大众”提供“现世的哲学智慧”;哲学研究成果总体上达不到时代与当代中国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一句话,面向当代“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走向面对当代“中国问题”的哲学

要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摆正好哲学的位置,解决好哲学“做什么”和“哲学怎样做”的问题。这就是要为人立命、为时立言,就是转换哲学研究的范式,从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达到时代要求的水平。

首先,从哲学视阈上,应从只注重“书本公式”的哲学走向相对注重“生活公式”的哲学。所谓只注重“书本公式”的哲学,指的是只注重研究书本和文本中的哲学问题,而对当代中国实践与现实发展中的问题无动于衷;以书本理论裁决现实生活,而不是着眼于新的实践发展;用在书本中找到的理论联系代替现实本身的内在联系。研究书本和文本中的哲学问题是哲学研究中的一种基本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只是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一切有用的哲学资源与哲学思维方式,来研究我们所面临的感性的实践生活与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研究当代中国实践与现实的本质联系和规律,以带动和促进我们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其次,从哲学的共同信念与使命上,应由只注重“自言自语”的哲学走向相对“为时立言”的哲学。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应仅仅看做是个人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活动,而不去关心我们这个时代;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仅仅看做是一种职业饭碗,而丧失为时代立言的使命感;不应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看做是纯粹学院里的孤芳自赏的一种活动,而对这个时代丧失理解、批判、超越、建设和引导的能力。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是在对现存世界的批判、超越中发现、建立新的世界,必须对这个时代做出符合当代水平的哲学阐明。综观西方哲学,不少哲学家都在为时代立言,从近代英国的培根、洛克和法国的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到德国的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再到当代西方哲学家马尔库塞、弗罗姆、雅斯贝尔斯、哈贝马斯等,无不如此。

再次,从哲学的共同发展方向上,应由只注重“词句革命”的哲学走向相对关注“中国问题”的哲学。哲学研究离不开概念和范畴的更新。然而,在今天我们的哲学研究中,有的学者只去琢磨新的哲学词句而不关注新的现实问题,只注重词句的不断翻新而不关注中国实践的不断发展。实际上,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哲学蕴涵在对问题的深度理解中,哲学发端于对问题的疑惑与疑问中,而这种困惑、疑惑都是发源于对时代、实践和现实人的生存处境的困惑、疑惑。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日益增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具有“问题意识”,走向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后,从哲学的总体性活动方式上,应由“一元独尊”的哲学走向注重“平等对话”的哲学。所谓“一元独尊”的哲学,就是有的学者唯自己的哲学研究独尊而不尊重他者的哲学研究,自以为是而缺乏换位思考,搞话语霸权而与其他哲学研究缺乏平等对话,用自己的哲学研究评判和裁决其他哲学研究而不注重从他人的哲学研究中汲取营养。这样的哲学将会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已出现研究主题、研究方式和理论观点的多样化。在这种情境下,任何一种哲学研究要取得丰硕成果并确立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尊重他人的哲学研究,与他人的哲学研究进行平等对话与思想交流,从他人的哲学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

以哲学的方式揭示当代中国实践与现实发展的内在本质联系,并对“中国问题”做出符合时代水平的哲学阐明,就是用哲学批判性反思的方式,准确捕捉当今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问题(“哲学中的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然后,再把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问题即“中国问题”提升到哲学层面进行研究(“问题中的哲学”),进而提升出哲学理念、思想与思维方式,并以理念、思想的方式影响现实,体现哲学的本性。具体来讲,就是运用哲学思维方式,准确判断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科学判定我们必须关注的“中国问题”,真正深入揭示并分析产生中国问题的“世俗基础”与“深层根源”,为中国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的发展奠定基础。

 

(选自《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