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李凯尔特虽仍将心理学归属于自然科学之列,但他们对历史科学或文化科学之特有研究方法的追寻却在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建构史上发生了重大影响。在文德尔班看来,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区分开来的并非二者的研究对象,而是它们的认识目的的形式上的性质或它们使用的方法。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建构一般规律,依据一般规律来解释个别事件,其方法为规范化方法;历史科学的思维方式则是个别化的,它所关注的只是特殊事件,其方法则为个别记述方法。任何特定的对象均能由这两类科学来研究,完整的世界图景的建构亦有赖于这两类科学方法的同时使用。李凯尔特则在继承文德尔班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自然与文化、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的对立。在他看来,科学首先可以根据“质料分类原则”加以分类。依据与价值的联系,可将科学研究的对象区分为两类: 自然与文化。一切自然的东西都不具备价值,均可以不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一切文化产物都必然具有价值,都必须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与自然和文化的对立相应,科学便有了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之分。后者包括了心理学之外的各门精神科学。同时,科学还可根据“形式的分类原则”加以区分。自然科学只能采用普遍化的方法去形成普遍概念以至于规律的概念。以文化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的文化科学的情形则相反。文化领域里只有个别的东西。文化领域内的个别的东西决不能被理解为一般概念或一般规律的事例。因此,历史的文化科学必须采用个别化的方法,把叙述一次性的、特殊的和个别的事件和现象当作自己的基本任务。
新康德主义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对人的价值的强烈关注,客观上为人本心理学高扬人的独特本性作了哲学上的准备。综观新康德主义的哲学主张,无论是对“哥白尼变更”理论的肯定与发挥,还是对康德先验论的继承与改造,无论是价值论中价值由主体的情感意志决定的独特阐述,还是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的划分和研究方法的确立,虽然都有反对唯物主义、陷入唯心主义的嫌疑,但客观上无时不在向人们昭示他们的独特主张。[ 7 ]324在实证主义哲学盛行之际,这种独辟蹊径的观点尤其难能可贵。它为人文科学心理学,进而为现代人本心理学作了哲学上的准备。虽然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的生命解释学并不十分熟悉,但他们对人的独特本性的高扬,为人本心理学方法论提供了一种赖以产生的思想氛围,一种可以承袭的久远的思想传统。
新康德主义对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的划分和价值理论的提出,确立了人文科学和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合法地位,为人的意识、价值、尊严和自由等问题成为现代人本心理学核心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在实证主义看来,只有经过客观实证的知识才是真正科学合法的知识,人的意识、价值、尊严和自由等具有神秘色彩的东西因无法做到客观实证,而无法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更不可能成为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新康德主义虽然将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对立起来,但对于它们之间的明确划分,就意味着将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看待,从而确立了人文科学的合法地位,为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人的意识、价值、尊严、自由等问题进入现代人本心理学核心研究领域提供了哲学上的支持。
新康德主义对于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研究方法的提出,对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昭示了人本心理学关于“人”的特有研究方式。现在看来,无论文德尔班的规范化方法和个别论述方法,还是李凯尔特的普遍化的方法和个别化的方法,不仅为人文科学知识的来源提供了科学保证,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关于一般规律研究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的区分及对个性特征研究法的提倡一脉相承,而且他们的“完整世界图景的建构有赖于这两类科学方法的同时使用”[ 8 ]的论述与现代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强调的问题中心论,即根据不同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或多种方法并用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但是,新康德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同样存在着不足之处:它仍然没有展示出人的完整形象,在重视人的意义、价值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物性。因此,吸取其合理因素,克服其不完善之处,便成为构建健康的心理学方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 1 ]陈明. 新康德主义哲学新探[ J ]. 海南师院学报, 1994,(2) : 85 - 89.
[ 2 ]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M ]. 罗达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 3 ]舒尔茨. 现代心理学史[M ]. 沈德灿,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 4 ]周涛,五晓秋. 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J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2) : 34 - 36.
[ 5 ]任智. 新康德主义对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 J ].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4, (1) : 21 - 24.
[ 6 ]葛鲁嘉. 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M ].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157.
[ 7 ]刘放桐.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24.
[ 8 ]彭运石. 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J ]. 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 2002, (1) : 94 - 98.
(原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2月。录入编辑:神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