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一虹】阿拉伯理性主义的传统与发展

       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理性主义(又称唯理论)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 是推崇人的理性、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宣扬信仰至上的经院哲学的理性主义哲学派别。如果狭义地使用这个名词, 它是一个与经验主义相对立的近代哲学认识论的一派, 是公元16-18 世纪早期资产阶级反对经院哲学的产物。(参见陈修斋)可见, 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是进步思想家在新的历史时期, 在社会生产力提高、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下, 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系统化和理论化, 对认识方法和认识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的结果。阿拉伯理性主义很明显是在广义内涵下的使用, 它的主要内容为承继早期阿拉伯人所具有的理性思维传统和古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派的理性主义因素, 在反对、否定人的理性思考和人类智慧、奉宗教经文为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伊斯兰教教派主张时, 经过长期论争、丰富发展而成, 初步涉及认识的本质、起源以及真理性问题, 讨论知识的确实性和或然性以及知识与信仰的区别等内容。阿拉伯理性主义直接与其对峙的是超验的、对天启宗教教条盲目信从与反理性、否认人的认识能力的伊斯兰教教派思想。阿拉伯理性主义学派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哲学史认识论发展的特殊阶段。
在阿拉伯理性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阿拉伯半岛文化、伊斯兰教神学哲学中具有理性主义倾向的穆阿太齐赖派和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哲学家如铿迭、法拉比、伊本·西拿、伊本·鲁西德等人的思想、主张, 不同程度地促成和丰富了这一理性主义的认识理论。在早期阿拉伯人的宗教和诗歌中就已蕴涵了质朴的哲学思想的萌芽, 出现了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感念, 但远未形成哲学的系统。阿拉伯的原始宗教反映出早期阿拉伯人对宇宙、人生的朴素的认识。伊斯兰教的教义学派穆阿太齐赖派(意为“分离者”) 以其著名的“五原则”思想为中世纪阿拉伯思想开辟了对话、传奇、理性的先河。(穆萨威, 29 ) 阿布·胡载里以“五原则”作为该派的标志, 即信仰安拉的独一, 信仰安拉的公正与正义, 信仰安拉许诺的奖赏和惩罚的威胁, 接受信与不信的中间地位并应令善止恶。综合而言, 穆阿太齐赖派思想充满变更的意识、拒绝的自由, 鼓励对话、接受异议、尊重分歧; 其宗教思想难能可贵地以人为本,“人”是它的起始词也是它的终止词, 在这种客观的思维方式中该派将理性运用于经文的解释与分析, 强调尊重认识主体的思考权利, 积极、主动地对经文进行理解和分析, 而不是一味被动地记忆、诵念。为了人和为了自由、慈爱、开放、交流而进行穆阿太齐赖派的活动, 反对否认理性的力量。(劳维, 36 )
穆阿太齐赖派的成员因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 在对自然界的秩序及形而上的问题上均吸纳希腊哲学的观点, 并将逻辑学运用于讨论和证明的过程。(雅泽基, 56 ) 希腊哲学的导入, 改变了阿拉伯伊斯兰学者的思维基础, 从而在对事物、生活及宗教的认识方式上与先前有所不同, 得出人具有自由意志的结论, 认为人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行为, 反对伊斯兰教早期的宿命论思想。在伊斯兰教义理论方面, 坚持真主的独一性和惟一性, 认为真主是万物的始因, 第一推动者。尽管穆阿太齐赖派是由于政治原因而分离出来的一个派别, 然而该派在伊斯兰教思想史上所进行的理性革命却具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一位阿拉伯亚里士多德派哲学家铿迭为哲学所下的定义对后来的阿拉伯哲学家有很大影响。他在总结前人各种结论的基础上, 认为“哲学是依据人的能力, 研究事物本质的学问, 是最高尚的、为人们指引正道、摒弃邪恶、追求真理的学问; 哲学包括教育学、道德学和神学”。(《阿拉伯哲学史》下册,67) 伊本·西拿的认识论思想十分丰富, 在中世纪认识论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坚持世界是可知的, 对感觉、知觉和理性等问题提出了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看法。伊本·西拿将哲学按其实质内容分为逻辑、自然、神学(教义学) 。自然部分的问题是不能脱离物质来加以考虑的; 形而上的问题在根本上与物质无关, 而逻辑的问题则在某些方面类似数学问题, 它被剥掉了物质的外衣而呈现出来, 但却常常用物质来加以说明。伊本·西拿的哲学观对阿拉伯思想界和西欧思想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伊本·鲁西德(西方人称之为“阿维罗伊”) 系统地完成了自铿迭、法拉比和伊本·西拿以来的对调和哲学与宗教矛盾所提出的“双重真理”的理论, 提出通过人的头脑和理性得到的真理, 与通过宗教天启和经典得到的真理, 都是同样可信的。伊本·鲁西德认为, 理性的力量源于各种知识, 头脑是各种知识的存储库, 而这些知识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调查、研究才得来的, 并世代相传, 使之成为认识事物的惟一原则。伊本·鲁西德将智慧解释为对全部知识的领悟, 智慧使得在(自然) 存在的世界之外并行存在着一个可以理解的世界。他指责“存在独一”的信条令个人心灵死亡而转向末日(雅泽基, 85 ) , 并且明确地将人类的理性置于宗教信条之上。他的学说在公元13 14 世纪对欧洲影响极大, 各大学教授他的著作, “阿维罗伊主义”思潮轰动一时, 成为人们向基督教经院哲学展开斗争、争取思想自由的旗帜, 对以后的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世纪最后一位阿拉伯哲学家伊本·赫尔敦(1332-1406) 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他将人、人类社会放在重要的位置, 并在研究历史事件的同时, 试图发现其中的客观规律, 从而对历史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伊本·赫尔敦在他的名篇《序论》里开宗明义, 借助历史学的优势, 展示历史学理论, 廓清曾经蒙蔽历史学家的荒诞之说, 道出事物的缘由曲直。(赫尔敦, 9 ) 伊本·赫尔敦对如何认识历史、考察历史的依据, 提出了颇具客观唯物主义倾向的看法。他说: “如果只依据传闻, 而没有掌握人类社会习俗惯例的根源宗旨、国家政策的基础原则、社会文明的本质属性, 那些被蒙蔽者的标准是不适宜当事者的。”(同上, 23 ) 作为生活在14 15 世纪、人类尚处在封建社会阶段的学者, 能提出如此具有先进的科学性的论断, 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些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起到了积极影响。进入15 世纪, 阿拉伯帝国已不复存在, 土耳其人、英国人、法国人等相继的异族统治, 使一度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出现了断层, 更谈不上理性主义的宏扬。直至现当代独立的阿拉伯民族国家的形成, 阿拉伯文化作为世界上20 多个国家2 亿人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 才得以重放光彩并增添了新的内容。阿富汗尼提出“泛伊斯兰主义”, 将世界各国穆斯林的政治利益放在首位, 在呼吁解放思想、重视科学的同时, 又强调坚持伊斯兰的信仰和文化传统, 反对无神论和盲目崇拜西方; 穆罕默德·阿布杜提倡教育救国论, 毕生致力于改革旧的保守教育制度, 增设现代新学科, 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兼具传统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宗教改革家, 他主张剔除伊斯兰教中落后的不合时宜的条款, 弘扬理性主义传统, 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 认为这是强盛国家、造富民众之本。此外还有印度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创始人赛义德·阿赫默德汗, 他的思想明显地具有东西合璧的特点: 他一方面坚持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 提倡伊斯兰教中的“创制”和理性主义传统; 另一方面学习近代西方科学文化, 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主张思辨和自然主义观点。
当代阿拉伯思想家, 从宰基·纳吉布·麦哈穆德、阿布杜·拉赫曼·贝达维、陶菲格·哈基姆、阿巴斯·麦哈穆德·阿嘎德, 到活跃于今天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知名教授伊卜拉欣·麦德库勒、阿托夫·伊拉基、穆罕默德·宰格祖格、穆罕默德·阿马拉、阿卜杜·瓦哈卜、优素福·宰丹、福额德·宰克利雅博士(大部分为埃及学者) ,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 继承并宏扬现代阿拉伯启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宗教改革者拉法尔、塔赫塔威、哲马鲁丁·阿富汗尼、穆罕默德·阿布杜等所具有的理性精神、民族责任感、博大与开放的胸怀, 以智者的远见卓识关注阿拉伯社会的发展、伊斯兰思想的前景。综合而言, 他们倡导政治民主、思想自由、尊重人权, 认为这是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重要条件。他们探讨的前沿课题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阿拉伯理性的现状与重构; (2) 当代阿拉伯哲学特质与伊斯兰思想; (3) 宗教、意识形态与极端行为。
关于阿拉伯理性, 学者们一致肯定阿拉伯人具有理性主义的传统, 在当代应克服干扰阿拉伯世界的宗派团体、人为障碍界限、百姓的愚昧无知以至阿拉伯民族个性的丧失, 建立由信仰、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与社会实体构成的当代阿拉伯理性社会。(〔科威特〕《消息报》)阿拉伯思想虽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但它的形成、发展与变化离不开社会生产、政治制度的变迁。在国际化日益加深的今天, 阿拉伯思想具有三种倾向: (1) 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挑战下, 在对外开放、接触外国文化的同时, 保持伊斯兰阿拉伯民族文化的个性与影响。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在苏联解体、东欧不复存在以后, 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攻击的目标。(2) 通过阿拉伯世界内部社会、经济、政治改革应对西方的挑战。(3) 呼吁以科学知识武装自身, 实行开放、对话以吸取西方文化积极有益的内容, 在科学、技术方面实现巨大进步(〔科威特〕《科之声报》) 。优素福·宰丹博士提出, 阿拉伯哲学必须具有清晰的标志, 才能显示自身的个性, 使阿位伯社会免遭外来文化的侵占, 结束“混乱”的状况。埃及学者艾哈麦德·穆罕默德·吉德称我们当代的哲学是孕育于与西方斗争的胚胎里,其思想起伏于不断遮盖过去、改进现成理论的逐渐上升的过程中。在对伊斯兰思想进行哲学理解的问题上, 出现了世俗主义及纯理性论者就伊斯兰思想的论争, 有学者(艾哈麦德·苏本西) 肯定伊斯兰思想是不拒绝理性的。埃及思想家福额德·宰克利雅就宗教与意识形态指出: 缺少伊斯兰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问题并非出在伊斯兰教上, 而是我们的知识分子缺乏创新精神, 只是停留在重复现代阿拉伯文化启蒙先锋们的思想, 而没有结合当代现实问题进行创造性思考, 这也是导致出现极端现象的原因之一。
毫无疑问, 阿拉伯人具有深厚的理性主义传统并在现当代由众多思想家进行了深刻的发展。他们围绕目前阿拉伯社会的理性危机及阿拉伯理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见仁见智的观点。他们将阿拉伯理性的基本问题归于“伊智提哈德”(“创制”或“独立判断”) 之门的关闭和盲目追随发达的西方, 而没有对于引发西方复兴之因素的认真研究和理解, 同时又没有充分考虑到西方社会与阿拉伯社会的重大差异性, 使这种对于先进模式的效仿流于空泛, 而没有触及到阿拉伯社会的实质, 对于阿拉伯思想的发展也没有提供有力的帮助。这同样意味着, 阿拉伯学术界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和发达的科学技术时, 缺乏应有的客观精神(态度) 和深入的分析, 这使得阿拉伯理性不仅应该是开放的理性, 同时还应该是冷静、客观的理性, 使阿拉伯理性不只是忙于“搜集事实”, 还应关注其中事物的本质, 这才是具广泛意义的“理性”的功用之所在。在阿拉伯理性向何处去的问题上, 学者们出现了分歧: 是强调其伊斯兰教的方向, 还是重申其阿拉伯的种性。笔者的观点与某些阿拉伯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 即阿拉伯与伊斯兰不可分。阿拉伯既代表着种族亲缘, 同时又意味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创造主体——阿拉伯人: 包含纯正的阿拉伯半岛居民以及在后来的扩张中皈依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同化、混居在一起的广义的阿拉伯民众。伊斯兰教则是阿拉伯人创立和信仰的宗教, 是强调这一文化的本质属性。在阿拉伯文化中除宗教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外,还有许多在历史上起到过先进作用的世俗文化。因而, 将“阿拉伯”和“伊斯兰”联系在一起, 或以“阿拉伯文化”包含“伊斯兰宗教文化”是符合历史真实性的, 而将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将它们对立起来的学说和做法是荒谬的, 阿拉伯学者将之称为“文化误区”。至于未来的阿拉伯理性的走向是趋于异族性(即西化) 还是趋于双重性(或两面性) 的问题, 在西方通过政治政策以及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不遗余力地向阿拉伯国家意识形态全面“进攻”的客观情形下, 这种渗透是很难抵御的。因此在未来, 主张西化的观点在阿拉伯各国的思想文化界还将拥有市场; 而阿拉伯文化的两面性(即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本色与西化、现代化的色彩) 是注定要被时代所赋予的特质, 因为传统是不能被抹杀的, 阿拉伯理性主义必将从辉煌灿烂的过去迈向丰富多彩的未来。
 
【参考文献】
《阿拉伯哲学史》,1982 ,贝鲁特:时代出版社。
陈修斋(主编) ,1986 :《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
赫尔敦,伊本:《序论》。
《科之声报》,1992 8 15 ,科威特。
劳维,阿卜杜•萨塔尔•阿兹,1984 :《理性哲学——对穆阿太齐赖派理论的批评观点》,伊拉克。
穆萨威,穆萨,1996 :《阿拉伯哲学——从铿迭到伊本•鲁西德》,商务印书馆。
《消息报》,37 :“阿拉伯理性与重构”,1993 5 8 ,科威特。
雅泽基,凯马尔,1975 :《中世纪伊斯兰哲学问题概要》,贝鲁特:联合书局。
 
(原载《哲学研究》,2002 年第4 期。录入编辑:神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