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稷下学宫何以成为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
稷下学宫是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百家争鸣主要就发生在齐国的稷下。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无可争议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创时期,其标志就是先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和墨子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他们创立的学派———道家、儒家和墨家,他们的学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成就,奠定了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基调。第二个阶段是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是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以百家争鸣为主要标志。
这两个阶段是前后衔接的,但经过更为具体细致的考察便可发现,古代思想文化在那个时期的发展并不是匀速的,而是越到后来发展越快。
在第一个阶段,学派的数目还不多,三个主要学派尚处于独立发展的时期,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很少,学术思想的发展并不很快,因而,严格意义上的百家争鸣尚未开始。直到第二个阶段,百家争鸣才真正展开,并迅速达到鼎盛、高潮。
造成第一个阶段学术思想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交流的条件。具体来讲,首先就是山川的阻隔和交通的不便,更主要的,是缺少一个稳定的交流场所。众所周知,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各种思想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战国中期以前学术思想的发展之所以不够快,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个能够让学者们经常会聚在一起、便于互相交流切磋争辩的固定场所。稷下学宫的创立和长期存在,为学术思想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学者们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这就为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稷下学宫汇聚了来自列国的学者,容纳了当时几乎所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迅速成为了列国的学术文化中心。由于稷下学宫的建立,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进入了飞跃发展的快速通道,迅速达到了高潮,发展到了黄金时代。因而可以说,进入稷下时期,严格意义的百家争鸣才真正开始。稷下学宫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关键的条件,稷下学宫就是百家争鸣的主要场所,百家争鸣主要就是在稷下学宫中进行的。
二、 稷下百家争鸣的盛况
1. 汇聚列国学术来自列国的学者迅速汇聚于稷下,“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司马光 《稷下赋》),稷下学宫成为列国的学术文化中心,学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2. 学派林立,真正成为百家除儒、道、墨三大学派之外,另外几个具有原创性的重要学派如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小说家等相继出现,并迅速达到发展的高峰。各主要学派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分化,形成不同的流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韩非子·显学》),道家也分化为老庄派道家和黄老派道家。
3. 盛况空前齐宣王时期,稷下学宫发展到鼎盛。史书中对此多有记载: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 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 接予、 慎到、 环渊之徒七十六人, 皆赐列第为上大夫, 不治而议论, 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自邹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 慎到、环渊、 接子、 田骈、 邹奭之徒, 各著书言治乱之事, 以干世主, 岂可胜道哉!”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宣王褒儒尊学, 孟轲、 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 不任职而论国事。 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盐铁论·论儒》)4. 大师云集著名的“稷下先生”除上面引文提到的之外,还有儒家的鲁仲连、告子、荀子,道家的彭蒙、接子、季真,墨家的宋钘,名家的尹文、田巴、儿说、公孙龙等等。
5. 著述丰富很多巨著出于稷下,见诸史书著录的有《管子》 86 篇, 《慎子》 12 篇, 《田子》 25 篇,《捷子》 2 篇,环渊 《上下篇》, 《邹子》 49 篇,《邹子终始》 56 篇, 《邹奭子》 12 篇, 《宋子》
18 篇, 《尹文子》 2 篇, 《孟子》 7 篇, 《孙卿子》 33 篇, 《韩非子》 55 篇, 《鲁仲连子》 14篇, 《晏子春秋》 8 篇等等,1973 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黄帝四经》,也是出于稷下。
6. 争鸣辩驳稷下学者的辩论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有在学派之间的,有在学派内部的,有在先生之间进行的,有在学生之间进行的,也有在先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学生们可以各处听课,回来后听取老师的评论。学宫中定期举行常规性的学术聚会,称为“期会”,主要内容是演讲和辩论。“期会”由德高望重的学术领袖主持,称为“祭酒”,“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稷下学者大都有出色的口才,都有一套辩论的技巧,在辩论中他们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热闹场面。如稷下先生儿说“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辩士田巴,服狙丘,议稷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正义引 《鲁仲连子》)。田骈、邹衍、邹奭亦因雄辩而得“天口骈”“谈天衍”“雕龙奭”的雅号。人们通常所说的百家争鸣,主要就是在稷下学宫中通过这些方式进行的。
三、 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
1. 舍短取长 文化传承百家学说在争鸣中增进了交流和了解,各家各派的优点通过争鸣得以充分的显现,逐渐为大家所首肯和吸取,缺点也通过争鸣充分显露,为大家所诟病和规避,通过取长补短,大家共同提高。由于在争鸣中互相吸取,很多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同时包含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学派的思想因素,使得各学派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以至于后世在对他们进行学派归属时经常发生困难,出现了不同的判断。这实际上正是反映了当时学术思想的发展和繁荣。
2. 综合创新在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中,各家学说一方面进行着激烈的争鸣,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另一方面又在争鸣中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吸取、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使得一些新的理论尝试和理论创造成为可能,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流派。例如,黄老之学、荀子之学、精气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学术思想综合创新的结果。综合创新为学术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探索出新的方向。
3. 引领战国学术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充分的争鸣,取长补短,各学派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逐步形成了共识,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综合的趋势。例如“礼法结合、儒法互补”的治国模式理论的提出。儒家在先秦并不走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于强调“礼”的道德教化作用而轻视法治的效用,不能快速收到富国强兵的实效以解列国君主的当务之急。在稷下学宫时期,人们开始调和儒、法的积极成果,以儒家“为国以礼”和“为政以德”
的基本理念为本位,将儒家的礼治主张同法家的法治主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提出了礼主刑辅、阳儒阴法、王霸并用的政治模式理论,使礼与法这两种基本的治国手段由过去的排斥对立变为联手互补,这种儒法互补的政治理论模式在荀子那里得到了最终完成。此外,黄老之学以道家理论为本位,整合了各主要学派的核心理论,代表了战国学术发展的潮流。以荀子之学和黄老之学为代表的这种学术思想上的融合趋同,代表了战国学术发展的潮流,引领了战国学术发展的大方向。
四、 稷下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 黄老之学与文景之治黄老之学是先秦百家争鸣的重要思想成果,遗憾的是在列国纷争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得到实践的机会。到了西汉初期,黄老之学被选定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成就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2. 外儒内法与历代王朝的官方意识形态礼法结合的政治模式理论是稷下学术最重要的创新。这一重要的理论创新为传统的儒家学说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地弥补了传统儒家的不足,增强了儒家学说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为即将出现的统一大帝国探索出了一个长治久安的治国方案。经荀子改造后的儒家学说最适合大一统的封建统治的需要,因而成为汉代以后历代王朝长期采用的指导思想。谭嗣同曾指出“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谭嗣同 《仁学》),正是对荀子政治理论的实用价值和历史地位的准确概括。
黄老之学和荀子之学是稷下学宫最重要的理论创造,相继主导了从汉代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整部中国古代历史。
3. 稷下百家争鸣的真精神: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百家之学之所以能够在稷下学宫得到良好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同这里较为充分的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分不开的。齐国政府对学术活18动从不干预,学者们在这里享有充分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保持着学术和人格的独立。不幸的是,随着秦皇汉武的一统天下,百家争鸣就被漫长的思想定于一尊取代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从此便失去了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独尊一家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文化繁荣,而且也是被独尊者的悲哀,使其丧失了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价值,沦为政治权力的寄生物和专制的工具。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是百家争鸣的真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我们今天应该认真吸取稷下百家争鸣的历史经验,切实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倡导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如此才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原载《人文天下》2015 年 9 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