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哲学总论

【樊瑞平 邹广文】谈谈哲学的应用

 

     关于哲学的应用,通常被人们视为一个现实问题,因而较少从理论上进行自觉思考,这往往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夸大哲学的作用,以一种实用心态视哲学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当哲学完成不了上述实用使命时,另一种相反的结果便随之产生,这就是取消哲学,认为哲学无用。这两种情形在我们建国以来的哲学发展中都曾出现过,并对哲学的学习和应用产生过各种消极影响。反思哲学的应用问题,目的就在于从哲学的本性出发,确立哲学面对现实生活所显示的特殊品格,进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思考哲学的应用问题,也许我们首先应该回答:哲学对人说来究竟意味着什么?人们常讲,也许一个人一生中并不懂得什么是哲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从事某种哲学实践,这话不无道理。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杰出的领袖人物,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特殊方式表达着其哲学信念。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说,哲学是人类为完善自身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同的哲学必然导致不同的认识与实践,从而使人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追求,例如东西方民族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本说来乃是一种哲学观念的差异。透过这种差异性我们恰恰看到了哲学与人类生活的息息相关,在直接的物质层面上,哲学也许不能给人带来某种实用目的,然而人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他需要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目的”(马克思语),因此人类必须自觉地超越自己的特定存在现实,以能够在一种更高层次上审视自己和审视对象世界,而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在这种自我意识层次上,调节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引导着人们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显然,紧紧地关注于人的现实生活,这正是哲学之树得以生长的前提,也恰恰是在这一根本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划时代的历史变革: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不再去为人们提供什么“知识”理论,它的核心精神是帮助人们去掌握获得真理知识和崇高理想、信念的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⑵,以指导现实的生活实践。在马克思看来,面对现实、面对时代这是哲学的内在精神要求,也是现实生活对哲学的要求,“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⑶。无论何种意识形式,都在直接或间接的意义上表达着该时代的社会生活,时代精神是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普遍动向,这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关系运动的必然性,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的潮流,这种历史的客观发展趋势和潮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就体现为该时代的时代精神。哲学必须在自觉的形式上关注这种时代精神,以表达出人们对于生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哲学的这种现实的时代指向,说到底是根源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诚然,人作为一种能动性存在,人的社会历史是由人自己创造的,人的活动及其创造物就是意识能动性的对象化和客观化,但是人类又必须同时在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历史中规定其自身,去表现人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客观法则。人总是在其社会存在中作为社会人而存在,所以意识总是以社会人为主体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总是在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一切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不表现某种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一种理论不管其表达方式如何玄妙艰深,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一定的社会现实生活,每个时代都将呼唤着与之相应的哲学意识的产生,这同时也意味着一定时代的哲学意识又必然反过来主导着该时代的基本价值取向。

    由此看来,关于哲学的应用问题,这是哲学本性的内在要求。自觉地把一定时代的哲学精神运用于该时代的社会生活变革,这是一种历史责任,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是一种普遍的科学的方法,那么,它就应该紧扣时代的脉膊,把思考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对现实世界和人自身作出冷静的而非人云亦云的、科学的而非臆想的解释。生活孕育了哲学,哲学必然反过来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通过上面我们对哲学的时代特征的讨论可以看出,哲学的应用问题,就其总体说来就是如何使哲学的功能现实化的问题,而这种哲学应用问题的讨论,必然也是适应于当代哲学变革的时代背景的。现时代的哲学主题从总体说来,就是由哲学知识、哲学理论的功能向哲学思维、哲学能力功能的转移。社会的变革诱发了理论思维的活力,面对这种社会的变革,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成为人们的主体思辨能力,转化成为人们变革世界的观点和方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上,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说明和决定了哲学应用的一个基本特点——哲学并不是直接去改变世界,哲学所改变的主要是主体的思维能力。质而言之,哲学正是通过提高主体的认识与把握对象世界的能力,而去达到应用的目的的。关于这一思想,马克思讲得很清楚:“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⑷如何把哲学原则变成主体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形成时代的思维方式,这是哲学应用的实质所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人们首先应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义,老老实实地去读书,掌握理论,切忌断章取义,华而不实,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要面对现实,不断倾听实践的呼声,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解决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不断地对时代中科学和实践的新成果作出总结和概括,从而形成新的世界图景以及新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人的认识和实践起到整体上的指导作用。

    自觉地把已经掌握的辩证思维能力与改造社会的实践相统一,从而使哲学真正成为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一客观要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历来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重视,这也是哲学应用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早年在他的革命活动和理论活动的初期,就曾公开声明过:“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⑸恩格斯也曾针对当时流行的把共产主义只视为一种由理论原则出发所作出的结论的看法,表示了自己的鲜明立场:“被共产主义者作为自己前提的不是某种哲学,而是过去历史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目前在文明各国的实际结果”⑹,因此共产主义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的。列宁也曾明确地提出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的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真髓和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⑺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作了新的发挥,并反复地向人们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他并且把理论与实践的这种联系生动形象地比喻为“有的放矢”,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即“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⑻。

    从经典作家们的这一系列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问题,这是我们讨论哲学的应用问题的中心议题。因为哲学的应用说到底就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现实、指导现实,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发展的问题。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恰好从总体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我们必须对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应该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绝非是相互对立的两个东西,而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两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二者是相互制约、互为影响的。就“实际”而言,它总是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意识所把握到的存在,人们所看到的“现实”或“实际”,是与人们已有的理论密不可分的。如果人为地把“现实”或实际看作是与人无关的存在,这在逻辑上便堵塞了理论向实际渗透的可能性;同样道理,“理论”也总是在与实际的联系中才显示出它的品格并起作用的,唯因理论与“现实”或实际的这种相关性,理论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不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它才获得了不断发展的生长点。鉴于这种关系,哲学的应用也决不是哲学之外的某种点缀,而是哲学获得生机的前提条件。哲学指导现实生活,这是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其次,“实际”与理论的这种制约性还启示着人们,理论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和反省的问题。因为理论的权威性正是生活和实践所赋予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发展真理。哲学面对现实生活,意味着它既是用已有的哲学模式去反省和调整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要求的过程,同时更是通过现实的理论升华来矫正已有的理论模式并重新构筑新的理论模式的过程。而相对说来,后一过程对哲学的发展说来尤为重要。否则,如果人们的思维方式僵化,万变不离其宗,把理论变成超时空的教条,这势必会削弱理论的力量和信誉,使理论最后失去向前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现实而面向未来的理论,我们如果把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当作教义,把其中的个别原理和结论当作教条,这就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相背离,就会扼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生机。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公式化乃至僵化给我们国家所造成的损失,我们是深有感触的。

    再次,必须遵循哲学指导现实生活的特殊规律性。这即是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通过优化人的辩证思维能力来指导现实生活的,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不能替代任何一门具体的科学,去完成它所不能完成的任务。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门运用概念的艺术,人类理论思维的主要成果凝结为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并集中体现于哲学理论之中,人们通过对哲学辩证思维的把握从而达到思维方式的科学化,增强行动的自觉性,正确地确定各个时期的任务,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的目的。总之,要真正发挥哲学指导现实的这种应用功能,就应该切实使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相结合,将这种普遍的方法论诉诸于具体的科学,并通过它们起作用。要切忌把作为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搞所谓的“立杆见影”、“急用先学”,使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地被降格成为某种工具,并被当作不变的模式到处套用。

    就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时代课题说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这是我们讨论哲学应用问题的主导精神。当代中国的改革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呼唤着理论的权威,这种时代背景也是我们讨论哲学应用问题的现实意义之所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许多理论工作者都深切感到,我们改革中的许多失误是与理论上的肤浅有直接关系的。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关涉中国未来发展前途的伟大系统工程,对此我们既没有可借鉴的现成经验,又在书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而必须通过我们每个人的艰苦探索来实现。为使这种探索保持较大的成功,就需要减少盲目性,提高主体的自觉性,这样,理论上的自觉就变得更加重要。

    列宁曾告诫人们:“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⑼中国的改革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同时改革的实践也诱发了理论思维的活力,只有勇于面对现实,树立开放的视野,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去从事哲学理论的建构,才能给中国的改革实践提供卓有成效的理论指导。为此,理论工作者应该敢于实事求是地揭露分析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探索其本质、规律和趋势,预测实践的间接后果,为决策的科学化,为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立场提示方向。

    着眼于这一基本点,我们认为现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第一,必须以一种严肃的科学态度,全面、准确、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经验教训的,以前我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存在着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倾向,使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搞成了几点抽象结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我们的实践去开拓,如果墨守成规,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这将很难实现我们的宏伟蓝图,也不能在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宣传的同志一定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以拿出更优秀的成果来。另外,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翻译出版质量,这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也很重要。据了解,根据大量新发现的材料,国际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已发排近百卷,国外各种有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更是汗牛充栋,可我们仍沿用五六十年代根据苏联版翻译的残缺不全的五十卷本,这种局面显然不利于人们去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二、应该注意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人生观建设的巨大指导作用。人生理想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公民是否普遍地具有健康积极、奋发向上的理想追求,这是衡量其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在历史的活动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受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意图和理想目标。理想对于人说来,就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对特定生活价值的认同,这种选择应是能够充分地表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和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热忱的理想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总结科学发展所获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如何通过主观与客观的一致使主体与客体达到统一的规律,这是我们正确地把握人生理想,正确选择生活道路的准则,近年来大量社会消极现象的出现所导致的社会精神文明的滑坡,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究竟怎样才能使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以引导人们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对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去完善科学的人生观教育,使社会的每个成员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与责任,自觉到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达到道德的自律,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拥有充满生机的精神动力。

    第三,我们应该注意着眼于世界和未来对哲学进行探索和思考,这一点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哲学思考的本质是立足现实而面向未来的,哲学思考的意义不仅仅是解释已经发生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去预测可能发生的事物,以更好地去优化人生,优化未来。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大工业文明的高歌猛进,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乃至于到了人们在做这种思考时,不得不把人类的生存作为出发点的境地。如果说西方近代哲学是以弘扬人的理性,以改造自然、向自然进军为主旋律,那么当代西方哲学的主导倾向则是检讨、反省人的理性,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感到,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然而人的理性在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诸如核战争的危险、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势必制约着人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对于我国说来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在增进大工业文明的同时,又不破坏我们生存的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哲学主题。

    哲学的思考无疑不应该回避这一艰巨的历史课题,近年来世界性的文化哲学的兴起和应用哲学的萌生,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人们对于自身命运及未来的极大关注。人类必须自觉地用科学的世界观去把握和设计自己的未来,马克思当年曾预示人的主体因素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的作用将不断增长,这对于我们现时代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是富有启发性的。探讨未来的哲学的应用与发展,我们认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不断以一种历史和未来的眼光,对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同世界的关系等问题作出回答,并始终把优化人的情感与理性、把人生境界的提高作为根本性的主题。社会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当代人类正处于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对于人类发展的未来,我们不能悲观地得出某种黯淡的结论,决不能去静静地等待世界的末日审判,而应看到人类正是自己文化的创造者,未来究竟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科学的哲学在承认人和人类的自然生物存在可能是有限的同时,它不仅确信,物质在自己不断翻新的变化之中将会‘在某个时候和某个地方’产生出思维着的精神(马克思语),而且确信在无限宇宙之中这种精神是以无限多样化的形式存在着。”⑽人类已经创造的文明历史,将使人产生创造未来的新的憧憬和希望,将成为人类进一步思考人生价值和人的智慧的强大动因。

    在此意义上,在人类未来的完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问题是其改造现实世界的内在要求,人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把握哲学对现实的指向,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有一个新的发展,使其在变革现实世界和完善人类自身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注释】
    ⑴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119页。
    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
    ⑶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416页。
    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11312页。
    ⑺《列宁全集》第31卷,第144页。
    ⑻《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57页。
    ⑼《列宁选集》第3卷,第26页。
⑽〔苏〕N·T·弗罗洛夫:《人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31页。

(原载《文史哲》199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