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哲学总论

【余谋昌】可持续发展观与哲学范式的转换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新的发展观,又是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对它进行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现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有三大基本研究方向:经济学研究方向,力求在经济效率与边际效益递减率之间取得平衡;社会学方向,力求在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之间取得平衡;生态学方向,力求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中国科学院“2000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在上述三个基本研究方向上,又开辟了第四个方向: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研究,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等五大系统研究。[1]这四个基本研究方向都是非常必要的,非常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性研究。

    本文认为,还需要开辟第五个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研究。因为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有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根源,现在实施新的发展战略,需要对这种根源进行深层追问,以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一、实现哲学范式的转变

    笛卡尔-牛顿哲学是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300多年来,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人类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发展了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但是,这是一种过分强调分析方法,强调主-客二分的哲学。它在主-客分离中,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发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特别是工业社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发展了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实行了一种实际上“反自然”的社会-经济-消费生活;同时,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发展了科学主义的思想,并从而发展了损害自然环境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它以生命和自然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实现人的持续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害生命和自然的多样性;同时,以多数人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实现少数人的持续发展,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和不公正,并损害后代发展的可能性。这样导致人类社会以及整个“人-自然”系统的生存危机,使人类陷入困境之中。

    这是由笛卡尔-牛顿哲学的性质决定的,其主要之点如下:

    1.它的关于存在论的看法是二元论的,心-物二元,或人-自然、主-客二元分离和对立。它强调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人独立于自然界,而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独立于人,它单独存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否认人与自然关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这样的重要性质。

    2.它的认识论是还原主义的,消极的反映论。它在把世界预设为一台机器时,认为这台机器可以还原为它的基本构件,在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中,强调自然事物独立于人的客观性,认为它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消极地对事物的反映。它的认识论的预设是:感觉材料是分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只有把事物还原为它的各种部件,并分别地认识这些部件,人对世界的认识才是可能的。

    3.它的方法论是分析主义的。笛卡尔说:“以最简单最一般(规定)开始,让我们发现的每一条真理作为帮助我们寻找其他真理的规则。”霍布斯说:“因为对每一件事,最好的理解是从结构上理解。因为就像钟表或一些小机件一样,轮子的质料、形状和运动除了把它拆开,查看它的各部分,便不能得到很好的了解。”[2]因而,分析性思维是人的主要思维方式。它在思考问题时强调对部分的认识,所谓“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部分决定的,认识了部分,找出哪一部分是主要矛盾,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种哲学不能对可持续发展作出说明和提供理论基础,需要“哲学转向”,从笛卡尔-牛顿哲学转向一种新的哲学。生态哲学可能是这样的一种新的哲学。[3]

    生态哲学的主要观点是:

    1.生态哲学是新的实在观

    这种实在观的本体论,不再是以物质或自然界为本体,以此建构纯粹的自然观;或者以人为本体,从人类主体的角度看世界,以此建构纯粹的社会观;而且,自然观和社会观又是分立的。生态哲学认为,世界的存在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世界本原(本体)不是纯客观的自然,也不是脱离自然的人,而是“人-社会-自然”的有机整体,它是一个活的系统。虽然世界可以分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自然运动,社会活动,精神活动;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生态系统,千差万别的生物物种,等等。但是它们都是复合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一部分,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是动态的和不可分割的。如果把这种结构分割开来,例如把人与自然分割开来,把生物与环境分割开来,那它便不再是有生命的。同样,把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完全分割开来,孤立起来,那也就成为没有生命的,这是不可理解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这种实在观出发,我们的自然观是“社会的自然观”,我们的历史观是“生态的历史观”而且自然观和历史观又是统一的。

    2.生态关系实在论和过程实在论

    生态哲学存在论是关系实在论。它认为世界各种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在这里,“一切事物与一切事物有关”。它重视研究一切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离开对事物关系的分析,我们不能全面认识事物。

    生态哲学存在论是过程实在论,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运动和变化的。在这里,结构不再被看成是基本的东西,结构是基本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过程是更基本的。它高扬生态学的整体论观点。

    3.整体比部分更重要

    在笛卡尔哲学中,事物整体的动力学来自于部分的性质,部分决定整体,部分是首要的;生态哲学认为,事物的性质由整体的动力决定,整体的动力学是首要的,部分是次要的。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性质是由整体的动力学性质决定的,它依赖于整体。部分只是在整体中才获得它的意义,离开整体就会失去其存在。事物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世界创造性的综合过程;同时事物作为创造结果的整体,又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进化的。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是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生态哲学是整体论世界观。

    4.放弃首要次要之分,拒绝以什么为中心

    笛卡尔世界观依据分析性思维,强调分析,并在分析事物时总要指出首要的和次要的方面,以便抓住主要矛盾,认为抓主要矛盾,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对待事物,处理问题,总是要求以首要的为中心,例如以人为中心,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以个人为中心,发展了个人主义;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等等。

    生态世界观承认分析的意义,但不迷恋分析。它不强调首要、次要之分,不强调以什么为中心。因为它认为,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比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重要,所有生态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是互补的。这就是美国学者卡普拉所说的,“我们最终要放弃首要与次要之分;并把首要与次要的地位颠倒过来。”

    5.关于主体与客体

    笛卡尔世界观强调绝对的主-客二分,人与自然、思维和物质的分离和对立;并且认为只有人是主体,人以外的世界是客体;自然界为客体(对象),是非生命的,它的“对象化”和“物化”,是把它仅仅作为人的一种工具,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存在。自然界是僵死的,人作为主体,有权主宰和统治自然界,“自然界只有受人改造之份儿”。

    按生态世界观,主体不是唯一的,虽然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当我们说是人对事物的认识时,主体是唯一的,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但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主体不是唯一的,事物本身是它自己的主体,在生态系统中,不仅人是主体,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也是生态主体。这里也有主-客关系和主-客统一。在价值论的意义上,不仅人是价值主体,生命和自然界也是价值主体,不仅人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具有生存权利,是生存权利的主体;而且,生命和自然界也具有内在价值,因而也具有生存权利,生命和自然界也是有生存权利的主体。生态世界观认为,人、生命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是主-客统一的一个方面,它具有不可分割的性质。

    6.客体不是僵死的,物质主动性有不同的层次

    机械论认为,自然界是僵死的,物质是纯客观的,心(思维)是纯主观的;只有人具有目的和主动性,只有人是积极的和有创造性的,自然界是消极的和没有创造性的;因而人统治和主宰自然是命定的。

    生态哲学认为,物质作为自组织系统,它具有相对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物质运动的源泉在物质本身,它的自发的运动和自发的发展,表明世界上不存在无主动性的存在形式,只是物质演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主动性,包括无机物的主动性,生物主动性,人的主动性。事物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和智慧,都是演化的,具有层次性和阶梯性。

    物质的存在是不能与它的活动(运动)分离的,它不是全然消极的。现代科学揭示了世界不同层次的内在目的性,并把目的性分为三类或三个层次:一是人的目的性。它是人类自觉的和有计划的追求和行为;二是动物和植物的目的性。它是生物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一种本能;三是无机自然界的目的性。这是在反馈机制作用下或协和力作用下,维持或趋向一种特定的稳定状态,以保持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相协调的特性。

    7.真理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虽然科学要求反映事物(经验事实)的精确性,但同时它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实践应用的有效性又是密切相关的。真理是人的选择。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中,选择一定的事实作为认识的对象,选择一定的认识工具应用于认识过程,选择一定的理论用于指导观察,以及观察经验的整理,选择认识主体所需要的结论,等等,这种情况决定了认识具有主观性,真理的相对性或局限性,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生态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超越笛卡尔哲学的人与自然、事实与价值、真理与德行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在认识领域,提出人与自然、科学与道德相关,科学真理同人的价值观、社会目标(权力)和经济目标相关的看法。知识的确定性和真理性具有相对意义,虽然科学知识对事物的描述是客观的,但它包含主观因素,不仅社会的价值观、宗教和文化渗透到科学认识中,而且个人的感情、意识、愿望、信念和素养等也渗透到科学认识中;它对事物的主观描述,只反映世界的一部分、世界有无限的多样性、无限的丰富性,它不可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因此,真理具有局限性和相对性,科学不断发展,人的观念不断更新,人们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

    因此,生态哲学有助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说明和解释,为它提供一种新的哲学基础。

    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在笛卡尔主-客二分的哲学中,只有人是主体,自然界作为客体只是人的对象;只有人有价值,自然界没有价值。因而它在价值论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认为人是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按《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词典》的定义:“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c)(1)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实体或目的;(2)按照人类价值观来考察宇宙中的所有事物。”

    虽然人类中心主义曾经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它指导人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建构了全人类现代文明。现在我们已处于一个新的时代,这种思想的局限性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在有关环境危机根源的探讨中,许多人士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主宰和统治自然的观点,鼓励了人对自然的掠夺,因而是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需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第一,人类中心主义在哲学上是不深刻的。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人与动物比较的独特性。传统机械论和笛卡尔二元论哲学,强调绝对的主-客二分,以及人类的主体性、对自然界客体的对象性和主宰性。这只是局部真理。人与自然统一和相互作用是更根本的、弗莱布(P.Frab)在其《人类》(Humankind)一书中说:“科学家现在知道,人与动物分离的断层并不像从前的那样。有些动物已进化到一个发达的交流系统(a rich communication system),另一些动物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解决难题,教育后代,在复杂的社会组织生活中,可能具有审美意识,等等。因此,任何对人的独特性的定义显然只是基于程度上的差别。”现实世界是人与自然统一的世界。

    第二,它在价值观上是不全面的。它认为只有人有价值,生物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为只有人是目的,只有人有利益。这也是局部真理,是不全面的。实际上,生命和自然界既有价值,也具有利益,这就是它们按照生态规律生存。也就是说,生物和自然界不仅对人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

    第三,它在道德观上具有不完善性。传统伦理学认定,只有人是目的,因而只有人获得道德待遇和道德权利。它认为,人的独特性,如理性、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符号交流能力等等,是人获得道德关心的根据。批评者说,有的人如婴儿、低智能的人、老年痴呆患者、植物人等,并没有这种能力;而像智力、使用工具、自我意识等,是人和有些动物所共有的。因而应当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这是人类道德进步和完善的需要。

    第四,它在实践上已经使人类陷入困境。人类中心主义的上述观点指导人类行为,在实践上表现为占有性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并发展出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是唯一目标,并常常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全球性问题。

    因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摈弃人主宰和统治自然的价值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选择。

    三、实施可持续生活的道德原则

    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提出《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的战略》的著名报告。报告指出,“关心地球是每个人的事情。”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满足“两项要求:一项要求是努力使一种道德标准——一种进行持续生活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地传播和深刻地支持,并将原则转化为行动。另一项要求就是将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自然资源保护,将我们的行动限制在地球的承受能力之内。同时也要进行发展,以便使各地的人民能享受到长期、健康和完美的生活。”报告制定了人类可持续生活的九项原则,它的第一个原则是:“人类现在和将来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这是一项道德原则。”这是新的世界道德原则,人类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环境伦理的道德原则。

    环境伦理的主要原则有:

    1.每个人都是生命大家庭的一员,构成了全部活着的生命的一分子。这个大家庭联系了所有人类社会、现在的和将来的世代、人类和自然界其他部分。它包含了文化和自然的多样性,人和其他生命的多样性,人类的道德关心要延伸到后代,延伸到生命和自然界。

    2.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基本的平等的权利,包括生活的权利、人的自由和安全的权利、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询问和发表言论的权利、参与政府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在地球极限之内为更体面的生活目标而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个人、社会或民族都不具有剥夺他人生计的权利。

    3.每个人、每个社会都有资格来尊重这些权利,并且要对保护所有别人的这些权利而负责。每种生命形式以它对人类的价值理由分别得到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人们应该保护所有生物免受摧残,避免折磨和不必要的屠杀。在承认人的生存权利的同时,承认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权利。

    4.每个人的行为应该对自然界的影响负责。人类应该保护生态进程和自然界的多样性,并应该节俭有效地利用任何资源,保证他们所用的可再生资源是可持续的。

    5.在不同社会和不同利益的团体之间、在那些贫困和富足地区之间,以及在现代和将来的世代之间,每个人都应该有目的地公平分享资源和费用。每代人应该给下一代人留下一个至少与他们继承下来的一样丰富多彩和富有生产力的世界。一个社会或一个世代的发展不应该限制其他社会或世代的发展。

    6.保护人类、生命和自然界的权利,这是世界范围的责任,它超越于各种文化、思想意识以及地理上的界限。这些责任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

    依据这些原则,环境伦理学把公正和平等的道德范畴,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确立了新的道德规范:(1)所有的人维护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享受健康和健全的生活;并且承担有保护(不损害)环境,使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2)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不损害)生态环境的责任。(3)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关心其他生命,确认侵犯他人和侵犯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并形成规范人类行为的新的道德戒律,这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不容许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人人都把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作为自己的责任,使环境道德的主要原则和规范,获得所有社会阶层和所有个人普遍的认可、支持和广泛参与,成为所有的人的道德要求和实际行动,都来传播、支持和践行这种可持续生活的道德原则,这样我们的世界才是可持续的。

    四、走绿色道路

    “绿色道路”是一种形象说法。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发展农业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它以土地和森林破坏为代价,引起水土流失,土地破坏、弥天黄沙,河里的水也成为黄色的,因而农业文明被称为“黄色文明”;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但是,工业化的发展以矿物燃料为主要动力,它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黑烟笼罩,污水横流,出现工业“黑化”现象,因而工业文明被称为“黑色文明”。现在人类将走向一个新时代,人们认识到“黄色道路”或“黑色道路”破坏了地球的绿色(森林、生命和土地),这是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们认识到绿色象征着生命和生存,于是人们呼唤绿色,重建绿色,要从“绿色道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绿色道路”,它的理论表述,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的说法,是建设共产主义的社会。他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

    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人类社会的高级社会形态,它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或者,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经过漫长努力要达到的目标。

    “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绿色道路”,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是:

    1.发展原则,经济可持续性原则。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或前提。因为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满足人的需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包括影响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也需要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反对停止发展的观点。但是,这个定义重视后代人的需要,也就是说,要从长远的观点和整体性观点来看待发展,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后代的需要,考虑人类的未来。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生态潜力;当代的发展应为后代的发展打下基础。

    2.和谐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以生态可持续性,或环境可持续性为前提。经济发展,既不能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也不能超越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而要使发展保持在生态容许的限度内。一定的生态潜力是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生物圈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任何发展必须维护生物圈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公正原则,社会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是道德范畴,它要求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和正义。平等主要是指权利平等,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平等地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有同一的社会地位,即完全平等,这是不可能的。恩格斯认为,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的要求”。实际上的平等是关心的平等,这就是正义。“正义”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它成为社会生活中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原则,确定社会利益和负担(责任)的公平分配。不公正现象严重存在必然导致社会动乱,因而公正是社会可持续性的重要原则。

    在实践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走绿色道路为主要途径,实现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这是以绿色实践为中介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也就是把生态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联系起来了。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认为,“人类有可靠前途的生活要求我们必须修正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传统文化和科学。”在这里,“价值”是一个“关键范式”,一个“指导词”。确认自然界的价值,包括自然界对人的价值,以及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这是最基本的理论要求。因为生存于自然和文化中的人,他必须生存(适应)于自然环境中。因而,他的正题是“自然”,反题是“文化”,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就要求,一种冲突的哲学即人作为掠夺自然的征服者,必须转换为一种互补的哲学即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通过实践把“自然”与“文化”统一起来,建设“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这里,人应以感激的心情栖息在地球上,诗意般地栖息于地球上。[6]

【参考文献】
    [1]杨多贵等.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理论解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0,(6).
    [2]卡洛琳·麦茜.自然之死[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53-254.
    [3]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市: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6]H.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原载《新视野》200104期)